1.描写陶渊明生活田园的诗句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2.陶渊明写田园的诗句
他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
写的就是在田园的生活。 帮你复制来拉。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 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 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 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其二 野外罕人事, 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 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注解】 1荷锄:扛着锄头。荷, 扛着。
2草木长:草木丛生。 3南山: 江西庐山。
4晨兴:早上起床。 5沾:沾湿。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 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 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 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 夕露沾衣, 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这句话看似平淡, 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 但使愿无违”,使得“ 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 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 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 种豆南山下” 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 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其四 久去山泽游, 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 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 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 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 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3.陶渊明关于田园的诗有那些
《 归园田居五首》
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 , 复得返自然。
二∶
野外罕人事, 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 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
久去山泽游, 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 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4.陶渊明的诗中体现田园风光的诗句有哪些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 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悴,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 诗歌风格清新、 自然, 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 广置田园, 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 儒家经学暂时没落。 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 精神上纷纷向“ 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
与此相反, 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 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 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 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 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 还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 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仕宦归来,他“ 未尝有所造诣,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 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 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
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 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陶渊明描写田园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陶渊明生活田园的诗句)